close
今天的第一站,要來到帖契小鎮(Telč)
它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認定的世界遺產
雖然我很想努力保持清醒,但一上車還是不支昏迷
到達目的地離開溫暖的遊覽車之後,明顯感受到外面的天寒地凍
但是也讓在車上睡到咪咪冒冒的我精神一振
等大家到齊後,趙哥邊講解當地的歷史特色,邊帶我們往這個小而知名的城鎮步行
帖契(Telč)是位於捷克共和國摩拉維亞南部的一個小鎮
當地建築坐落於小山頂之上,房屋最初為木造結構
自14世紀末的一場大火之後,小鎮改以石頭為材料重建
整座城池有城牆環繞,另外還有人工河道增加其防衛功能
城堡重建於15世紀晚期,採用了新哥德式風格
帖契的主要景點包含水城堡、一個巨大廣場,和其週邊保存完好的文藝復興時期房舍
在西元1992年被列為世界遺產,且被盛讚為「人類的經典之作」
當然,也為捷克政府帶來了可觀的觀光收益
捷克一共有12處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認可的世界遺產
要爭取到這項殊榮非常不簡單,而且也不是得到之後就永遠是你的
所以捷克對於古蹟的保護算滿用心嚴謹的,大型車輛都不能直接開進古蹟、破壞他們的驕傲
一概必須停在外圍的停車場然後步行進去
途中遇到這對帶著雪橇的母子
(是要去遛小人嗎XDXDXD)
旁邊包得紅通通的小人超可愛!一直賴在牆邊扭來扭去好害羞
在抵達城門之前,會先經過一處結冰的湖泊~Ulicky
其實帖契四周被Ulicky、Stepnicky、Staromestsky三個深度超過三公尺深的人工湖所環繞
雖然寒冬中看不到波光粼粼的美
但是台灣難得一見的雪景還是讓團員們停下來拍了又拍
在城堡和廣場之間,築有一道一公尺厚的堅固城牆,捍衛城堡的安全
南北共有兩座城門,走進南城門就可直通向廣場
散步了一段路後,終於踏上通向城裏的小木橋,準備穿越霍尼爾城門(Horni brana)
穿越城門之後,再經過一條寬大的通道
眼前的景色頓時豁然開朗~
小鎮的中心是薩哈利亞修廣場(nám Zachariáše z Hradce﹚
廣場面積頗大,整體以大片的石板鋪成
四周尾繞著巴洛克、哥德式、及文藝復興風格的房子
站在廣場上,幾乎可以將四周的景致一眼望盡
圖中左邊這個葫蘆形又帶點中東風味的的雙塔是「聖賈可巴教堂」
後面一點的是鐘塔,在古時候做為瞭望防禦之用
右邊為維特克家族舊皇宮的城牆,舊皇宮現今作為博物館之用,進去參觀是要買門票的
文藝復興時期建築最顯著的特色就是「山形牆」,保存最完整的地方正是帖契
這些華麗的建築以長長的拱廊相接,據說每一棟都有自己的編號
山形牆位於建築的最上層,有如一頂三角形的大帽子,端正地戴在每座建築的頭頂上
其裝飾性大於實用性,是廣場上古宅的最大的特點所在
放眼望去,每一家的山形牆都各具特色
上圖的山形牆來自廣場上第61號古宅,又名為「哲人之屋」
1532年曾住過名叫麥克的鎮長
1555年鎮議會長買下後改裝成現在的樣子
它的整面外牆上都繪滿了花紋圖案和《舊約聖經》中的人物
精美的花卉人物都是黑白二色繪製
細看會發現它們外表凹凸不平,是用粉雕(Sgrafitti)裝飾而成的
「粉雕裝飾」以黑白二色最常見,工匠們用黑白兩色的濕灰粉塗抹外牆
然後在上面刻出各種圖案,乾燥後就成了外牆裝飾
這種建築裝飾無論民宅還是宮殿都愛採用,在摩拉維亞的歷史上流行過一段時間
古宅的底層都有拱門走廊
通通串聯在一起,便成了環繞廣場的長廊,整齊美觀又具實用性
幾百年來,長廊裡開著飯館、酒館、菜場、商店,未曾改變
只是冬季有開門營業的商家並不多
少數冒著寒冷出來擺攤的卻都是操著一口京片子的中國人!
販售的商品也很粗糙,完全無法勾起購買慾
儘管古宅有不同建築風格,很難說出各自的年齡
但留意拱門走廊就不難發現它們最初的身份:
誕生在文藝復興前的拱廊,是花崗石建造的並有哥德式裝飾
巴洛克風格比較容易辨認,儘管表現得含蓄,但還是無法掩蓋其雍容華麗
圖中左邊那一間綠色的哥德式石屋建築是第15號
綠色牆面上的裝飾是《聖經》故事畫作
據說被掩藏了一段很長的時間,1952年才被發現並且修復
廣場上還矗立著1718年建造的巴洛克式聖瑪利亞柱(Marian Column)
是典型的捷克城鎮裝飾和瘟疫歷史紀念
17世紀歐洲黑死病大流行,造成近千萬人死亡,所以每個城鎮廣場幾乎都有這樣的紀念柱
不是為了紀念往生者,是感謝老天爺讓生者得以倖存
(頂端那圈大大的光環實在很搶眼XD)
聖瑪利亞柱前還有兩座噴泉
分別是1616年完成的城市保護神聖瑪格麗特(St Marguerite)和聖西勒諾斯(St Silenus)
不過因為氣溫太低,怕水管內部結冰會爆裂
所以此時兩座噴泉都是無水的,甚至還覆上了醜醜的黑色塑膠布
幸好積雪稍微妝點了這一層不完美
噴泉附近還有一個舊式的汲水井
領隊說夏天的時候真的會有水可用!但是現在當然都變成冰塊啦
不過我手中的噴嘴超冰的!
拍完照一放開,手都麻了.......
下城門口的聖靈教堂鐘塔則兼具瞭望塔與地標的功能
登塔可以瞭望整個廣場的風光
不過因為要付費又是冬天,高處風大,所以旅行社沒有安排上塔
即使當下的溫度大約在零度到-2度之間
還是有些許遊客前來這個童話小鎮,看的出來其中有滿多背包客
小鎮上生意最好的就是這間紀念品小舖
如果領隊沒有介紹,這樣隱身在走廊深處的店還真不容易發現!
店裡面販售的都是帶有傳統色彩的玩偶
最特殊的就是下圖的玉米人偶,非常特別
都是手工用玉米外殼製作的,本來想買但是因為擔心攜帶不便......就放棄了
不過還是有買小房子吸鐵和一些明信片啦!
本團的家庭消費力驚人,團員們在小店內奮戰了許久,幾乎各個都是大包小包滿載而歸
我和老公因為買不多就到外面繼續晃
此時太陽公公稍微露臉了,沐浴在陽光中的小房子又是另一番丰采
這幾位腳踏車騎士超厲害的,在佈滿冰雪的地面上急駛而過
難道都不擔心會雷殘?
圖中偏左邊這一棟的牆面粉飾,讓我不禁想起西班牙的鳥喙之家
不過蜜月同年(2012)的暑假去了德國之後
才發現德國的濕壁畫才是以假亂真界的箇中高手......
趁天氣正好,和哲人之家來一張
時間差不多該去用午餐了
在市鎮廳前面再拍一張
準備和童話小鎮說掰掰
(圖中右邊紅褐色磚頭圖樣的就是市政廳,內有旅遊資訊)
基本上,帖契是一個很小的城鎮,小到幾乎可以一眼望盡
旅遊書也說大概兩小時就可以玩遍這裡
不過要是慢慢品味的話,還是可以停留個半天左右
因為,每棟建築都有自己的故事,只要你細心尋訪
它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認定的世界遺產
雖然我很想努力保持清醒,但一上車還是不支昏迷
到達目的地離開溫暖的遊覽車之後,明顯感受到外面的天寒地凍
但是也讓在車上睡到咪咪冒冒的我精神一振
等大家到齊後,趙哥邊講解當地的歷史特色,邊帶我們往這個小而知名的城鎮步行
帖契(Telč)是位於捷克共和國摩拉維亞南部的一個小鎮
當地建築坐落於小山頂之上,房屋最初為木造結構
自14世紀末的一場大火之後,小鎮改以石頭為材料重建
整座城池有城牆環繞,另外還有人工河道增加其防衛功能
城堡重建於15世紀晚期,採用了新哥德式風格
帖契的主要景點包含水城堡、一個巨大廣場,和其週邊保存完好的文藝復興時期房舍
在西元1992年被列為世界遺產,且被盛讚為「人類的經典之作」
當然,也為捷克政府帶來了可觀的觀光收益
捷克一共有12處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認可的世界遺產
要爭取到這項殊榮非常不簡單,而且也不是得到之後就永遠是你的
所以捷克對於古蹟的保護算滿用心嚴謹的,大型車輛都不能直接開進古蹟、破壞他們的驕傲
一概必須停在外圍的停車場然後步行進去
途中遇到這對帶著雪橇的母子
(是要去遛小人嗎XDXDXD)
旁邊包得紅通通的小人超可愛!一直賴在牆邊扭來扭去好害羞
在抵達城門之前,會先經過一處結冰的湖泊~Ulicky
其實帖契四周被Ulicky、Stepnicky、Staromestsky三個深度超過三公尺深的人工湖所環繞
雖然寒冬中看不到波光粼粼的美
但是台灣難得一見的雪景還是讓團員們停下來拍了又拍
在城堡和廣場之間,築有一道一公尺厚的堅固城牆,捍衛城堡的安全
南北共有兩座城門,走進南城門就可直通向廣場
散步了一段路後,終於踏上通向城裏的小木橋,準備穿越霍尼爾城門(Horni brana)
穿越城門之後,再經過一條寬大的通道
眼前的景色頓時豁然開朗~
小鎮的中心是薩哈利亞修廣場(nám Zachariáše z Hradce﹚
廣場面積頗大,整體以大片的石板鋪成
四周尾繞著巴洛克、哥德式、及文藝復興風格的房子
站在廣場上,幾乎可以將四周的景致一眼望盡
圖中左邊這個葫蘆形又帶點中東風味的的雙塔是「聖賈可巴教堂」
後面一點的是鐘塔,在古時候做為瞭望防禦之用
右邊為維特克家族舊皇宮的城牆,舊皇宮現今作為博物館之用,進去參觀是要買門票的
文藝復興時期建築最顯著的特色就是「山形牆」,保存最完整的地方正是帖契
這些華麗的建築以長長的拱廊相接,據說每一棟都有自己的編號
山形牆位於建築的最上層,有如一頂三角形的大帽子,端正地戴在每座建築的頭頂上
其裝飾性大於實用性,是廣場上古宅的最大的特點所在
放眼望去,每一家的山形牆都各具特色
上圖的山形牆來自廣場上第61號古宅,又名為「哲人之屋」
1532年曾住過名叫麥克的鎮長
1555年鎮議會長買下後改裝成現在的樣子
它的整面外牆上都繪滿了花紋圖案和《舊約聖經》中的人物
精美的花卉人物都是黑白二色繪製
細看會發現它們外表凹凸不平,是用粉雕(Sgrafitti)裝飾而成的
「粉雕裝飾」以黑白二色最常見,工匠們用黑白兩色的濕灰粉塗抹外牆
然後在上面刻出各種圖案,乾燥後就成了外牆裝飾
這種建築裝飾無論民宅還是宮殿都愛採用,在摩拉維亞的歷史上流行過一段時間
古宅的底層都有拱門走廊
通通串聯在一起,便成了環繞廣場的長廊,整齊美觀又具實用性
幾百年來,長廊裡開著飯館、酒館、菜場、商店,未曾改變
只是冬季有開門營業的商家並不多
少數冒著寒冷出來擺攤的卻都是操著一口京片子的中國人!
販售的商品也很粗糙,完全無法勾起購買慾
儘管古宅有不同建築風格,很難說出各自的年齡
但留意拱門走廊就不難發現它們最初的身份:
誕生在文藝復興前的拱廊,是花崗石建造的並有哥德式裝飾
巴洛克風格比較容易辨認,儘管表現得含蓄,但還是無法掩蓋其雍容華麗
圖中左邊那一間綠色的哥德式石屋建築是第15號
綠色牆面上的裝飾是《聖經》故事畫作
據說被掩藏了一段很長的時間,1952年才被發現並且修復
廣場上還矗立著1718年建造的巴洛克式聖瑪利亞柱(Marian Column)
是典型的捷克城鎮裝飾和瘟疫歷史紀念
17世紀歐洲黑死病大流行,造成近千萬人死亡,所以每個城鎮廣場幾乎都有這樣的紀念柱
不是為了紀念往生者,是感謝老天爺讓生者得以倖存
(頂端那圈大大的光環實在很搶眼XD)
聖瑪利亞柱前還有兩座噴泉
分別是1616年完成的城市保護神聖瑪格麗特(St Marguerite)和聖西勒諾斯(St Silenus)
不過因為氣溫太低,怕水管內部結冰會爆裂
所以此時兩座噴泉都是無水的,甚至還覆上了醜醜的黑色塑膠布
幸好積雪稍微妝點了這一層不完美
噴泉附近還有一個舊式的汲水井
領隊說夏天的時候真的會有水可用!但是現在當然都變成冰塊啦
不過我手中的噴嘴超冰的!
拍完照一放開,手都麻了.......
下城門口的聖靈教堂鐘塔則兼具瞭望塔與地標的功能
登塔可以瞭望整個廣場的風光
不過因為要付費又是冬天,高處風大,所以旅行社沒有安排上塔
即使當下的溫度大約在零度到-2度之間
還是有些許遊客前來這個童話小鎮,看的出來其中有滿多背包客
小鎮上生意最好的就是這間紀念品小舖
如果領隊沒有介紹,這樣隱身在走廊深處的店還真不容易發現!
店裡面販售的都是帶有傳統色彩的玩偶
最特殊的就是下圖的玉米人偶,非常特別
都是手工用玉米外殼製作的,本來想買但是因為擔心攜帶不便......就放棄了
不過還是有買小房子吸鐵和一些明信片啦!
本團的家庭消費力驚人,團員們在小店內奮戰了許久,幾乎各個都是大包小包滿載而歸
我和老公因為買不多就到外面繼續晃
此時太陽公公稍微露臉了,沐浴在陽光中的小房子又是另一番丰采
這幾位腳踏車騎士超厲害的,在佈滿冰雪的地面上急駛而過
難道都不擔心會雷殘?
圖中偏左邊這一棟的牆面粉飾,讓我不禁想起西班牙的鳥喙之家
不過蜜月同年(2012)的暑假去了德國之後
才發現德國的濕壁畫才是以假亂真界的箇中高手......
趁天氣正好,和哲人之家來一張
時間差不多該去用午餐了
在市鎮廳前面再拍一張
準備和童話小鎮說掰掰
(圖中右邊紅褐色磚頭圖樣的就是市政廳,內有旅遊資訊)
基本上,帖契是一個很小的城鎮,小到幾乎可以一眼望盡
旅遊書也說大概兩小時就可以玩遍這裡
不過要是慢慢品味的話,還是可以停留個半天左右
因為,每棟建築都有自己的故事,只要你細心尋訪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